近日,國內大型涉糧央企,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糧食倉儲和涉糧企業中儲糧集團公開對外招聘800多個崗位,主要涉及財務、營銷、質檢、綜合人力、保管員、機電維修、水電工等崗位。
其中,集團公司總部原則上應具備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雙學位全日制大學本科;分(子)公司本部、直屬企業財務、營銷、質檢、綜合人力等崗位,原則上應具備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直屬企業保管員、機電維修、水電工等崗位原則上應具備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
據悉,作為國內最大的涉糧企業,受國務院委托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油棉的經營管理,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行糧油棉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截止目前總資產規模突破1.4萬億元,在全國31個省(市、區)擁有直屬糧庫和分庫980余個,總倉 (罐)容接近1億噸。
當然,由于單位好,因此中儲糧的招聘條件也相應較為嚴格,一點也不比公務員考試的標準低,并對應聘人員報考崗位符合任職回避原則,不得報考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親屬所在單位的崗位。
當然,對很多人糧食人而言,不管是收糧食,還是看管糧食,以前不都是只要小學沒畢業都能干的事嘛,怎么現在還要求到了最低專科的水平?
其實,除了報考人數多、競爭激烈外,管理水平和倉儲技術的提升是一大主因。
據了解,中儲糧2017年就已經實現所有中央直屬庫的智能化管理全覆蓋,數萬個監控探頭和數百萬個糧情傳感器,構成了世界最大的一張糧食物聯網,在中儲糧集團總部,可以實時監控所有直屬庫從庫區作業到任一倉房內糧食儲存狀況。
以前一個幾萬噸的糧庫就顯得大的不得了,而現在,幾萬噸的糧庫真正現場看管糧食的也就幾個人。
經測算,中儲糧通過儲糧技術改造的倉房有效降低人工成本30%,能耗降低40%左右。
此外,技術的進度使得中央儲備糧綜合損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內,一個保管季節約的糧食相當于300萬畝良田一個季節的產量,有效發揮了保管環節“無形良田”的作用。
數據顯示,目前中央儲備糧的宜存率從成立之初不到60%迅速提高并穩定在95%以上,2003年徹底消滅了陳化糧,是糧食安全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