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萬眾期待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中國人恐怕從未如此掛念過一座醫院的建設。得益于網絡直播技術的進步,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云監工”團隊上線,數千萬網友端坐在或大或小的屏幕前,時刻關注著醫院建設進展。
總建筑面積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參照2003年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所建,將用于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目前,解放軍已經組織了1400人的醫護團隊,將以戰時狀態,投入緊張的疫病救治當中。
宏信建發作為項目主承包商——中建三局和武漢建工的長期合作伙伴,下屬工業武漢店和電力武漢店全力投入火神山醫院建設。在項目啟用之際,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在過去8天時間里,夜以繼日為該醫院建設作出巨大付出的人。他們的故事,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除夕夜接到設備需求命令
“現在都不知道家里白天是什么樣子,天沒亮就出門,深夜才回來。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一刻也不離開工地。”2月2日深夜,撥通黃凡的電話時,他剛剛從工地回到家中,連口熱水都還沒來得及喝上。
黃凡是工業武漢店的業務經理。1月24日除夕夜當晚,他接到中建三局通知需要高空車去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時,二話沒說穿上工作服就直奔營業店駐地。
工業武漢店設備出發前自檢
那時,武漢剛剛宣布“封城”,許多同事趕不到營業店,考慮武漢公共交通已經停運以及疫情防控需要,先期抵達營業店的業務經理汪威、黃凡,服務主管張彪等人沒有等待,立即開始給店內所有可能用得到的設備開始充電、加油,檢查設備狀態。
盡管接到了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命令,但黃凡對于這所醫院相關信息仍然一無所知。工程方發來的需求只說需要幾臺高空車,但什么時候要,具體用途是什么。都沒有來得及交待。他只能自我推測使用場景,并且提前把困難想的足一些。
星夜馳援火神山
“火神山醫院建設是從零起步,最開始是要平場地,前期最需要的都是挖掘機和土方車。高空車一開始的用途,恐怕就是提供臨時高空照明、協助結構建設以及安裝高空設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考慮對方可能最需要能夠在復雜環境下進行作業的臂式車。”憑借著多年業務經驗,黃凡做出了以上判斷,事后證明,他的預判高度吻合現場施工需求。
火神山醫院施工初期,現場手機信號非常微弱,加上數百臺挖掘機開挖,整個工地震耳欲聾。武漢店的同事們一度與工程方聯系不上,只好留下一人在原地等待,其他人以人肉方式尋找相關人員。由于工地全體工人都佩戴口罩,又給辨認相關人員帶來極大困難,最終數小時后,黃凡才依靠微信才找到工程方接收人員,完成交割后,他們又開始了緊急培訓。看著一臺臺設備擎天而起,武漢店全體員工又投入了新一輪的設備整備中……
武漢店一線職工的攝影日記
黃凡的家離施工現場車程盡管只有40分鐘,但他每天都是深夜才能到家。為了家人安全,他一直保持自我隔離狀態。他的妹妹在武漢某家醫院當護士,此次抗擊疫情,一家人中兄妹齊上陣。家人最擔心的,還是黃凡兄妹在特殊時期的防疫安全。
兩大事業部會師火神山
與來自項目規劃階段就開始派遣設備入場的工業武漢店不同,電力武漢店大年二十九就接到了火神山項目電力設計需求。在電力業務部中后臺緊張的進行圖紙協助設計時,電力武漢店店長張沖已經向所有店員下達緊急征調令。多名外地同事在封路條件下奮力向武漢進軍的同時,他和工程師劉琲、專員邱王常宇等第一批復工員工,想盡一切辦法,補充了未來數天所需的防護裝備、食品、飲用水、服裝等生活必需物資,為第一時間投入保障奠定了基礎。
在現場,一碗泡面、一口熱水,就是戰斗力的保障
1月31日,隨著主要工程完工,火神山醫院電力的應急保障工作隨即展開。當天,正在組織設備入場的電力武漢店與正在逐漸撤出設備的工業武漢店兩支宏信隊伍,在工地上完成會師。由于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以及疫情防控的需要,戰友們只是匆忙的相互拍拍肩膀,彼此交代注意安全、做好防護,就分別投入各自工作中。
除了緊張建設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同樣處于快速建設的進度中。宏信建發兩家店的工作人員,已經調撥數十臺高空車與近十臺發電機組馳援雷神山醫院。對于兩個業務部的宏信人來說,兩個醫院工地來回跑,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已經成為常態。
對于一些還沒成家的武漢員工來說,目前最困難的就是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住所時已經沒有任何商店開門。以往常自嘲“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汪威等同事,已經吃了好幾頓白菜煮掛面,他們現在最大的奢望,就是盼著疫情過去,哥幾個坐在火鍋旁邊,美美的喝上一杯。
黃凡和張沖最發愁的還是在病患正式入駐醫院后,沒有專業防護裝備的他們該如何在高危條件下進行作業,尤其是電力保障,需要長期伴隨著火神山醫院的使用。盡管公司行政部門以及合作單位已經盡可能的向武漢店寄送物資,但一線依然處于防護用品高度短缺的狀態。很多店員每日回家后,都將滿是泥土的口罩洗洗燙燙,用吹風機吹干后繼續使用。
雖然條件異常艱苦,人員極其短缺、工作強度遠超平時,但是工業和電力兩家武漢店多名店員提及最多的兩個詞就是:義不容辭、責任在肩。他們還是希望能多干一點、干快一點,期待此次疫情早點過去,武漢重新恢復往日的喧囂與活力。希望每個武漢人,都能健健康康的恢復舊時光。
最可愛的宏信人
截止發稿時,宏信建發武漢店依然還有4臺高空車以及6臺全靜音發電機組以及多名員工在火神山醫院堅守崗位。全體員工不辭辛勞,每日主動投入工作時間平均達18-20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由于不具備充電條件,為了保存工作用的手機電量,許多現場工作人員對公司官微的采訪電話一再婉拒。“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成了很多身在武漢的宏信人在非常時期不約而同的信念。
前方將士在浴血奮戰,后方也在尋求各種辦法。湖北各地封城防疫的現實情況,使得目前工業和電力兩大業務部暫時不能派遣突擊隊支援武漢。公司中后臺的每個人,已經發動所有渠道,積極尋找能夠支援武漢的防疫物資,希望盡可能幫助上這些身在一線的同事們。隨著各地逐漸復工,物資緊缺、防疫防控的壓力從武漢迅速傳導到全國,負責采購防疫物資的后臺人員,甚至比一線人員更加焦急。
電力武漢店店長張沖,最擔心的還是安全。平日的電力應急保障本來在安全系數上要求就是最高等級。如今由于時間緊迫,現場施工人員、車輛、設備川流不息,平日只允許白天操作的吊裝作業和高壓電線鋪設如今只能克服困難連夜施工。武漢店現場員工的心,跟著起重機吊臂每次起落的節奏跳動著。
2020年的春節,對于每一個堅守在武漢的宏信人來說,沒有往日的喜慶和熱鬧,也沒有平日的歲月靜好。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些17年前還在校園的宏信人,不畏艱險、勇敢面對。他們也有擔憂和害怕,但他們更明白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我們這些最可愛的的同事,用全身心的投入和生命,守護著武漢的希望與光明。(本文來自宏信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