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晚報訊
5月29日起,宜昌市住建局向社會征集歷史建筑保護專家庫成員和“守望鄉愁”志愿者,進一步加強宜昌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管理、利用和推介,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遺產。
宜昌市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守望鄉愁”志愿者招募要求年齡18周歲以上,身體健康;熱愛宜昌、熱愛家鄉、熱愛本土歷史文化的社會熱心人士;熱心歷史建筑保護事業,有奉獻、服務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良好溝通和表達能力,愿意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志愿活動的;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有一定認識和了解,具有相應文化素養;在宜昌歷史發展中重大時期或事件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優先;已公布的歷史建筑產權所有人優先;有一定攝影技術、文字創作水平優先;
招募的志愿者主要工作為:參與歷史建筑線索收集、日常巡查、文史研究等工作;參與歷史建筑保護法律、法規和歷史建筑知識的宣傳、普及等各類公益性活動;參與其他歷史建筑保護相關工作。
同時還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歷史建筑保護專家庫成員。要求身體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70周歲,同時在歷史文化、建筑、民俗、藝術等方面具有較高政策水平、學術造詣的,獲得副高以上(或同等水平)專業技術職稱的專業人士;長期從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村落保護、文物保護等領域相關工作,有一定影響力或發布過相關研究成果、著作的社會人士;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專門從事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相關研究和工作的專家學者;熟悉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風貌建筑保護等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等內容的其他專業人士。
專家將協助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開展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工作,提供技術咨詢等;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相關技術標準、重點課題、管理政策的調查研究、論證和制定工作;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的審查、鑒定、認定、咨詢、評審、研判、評估、培訓等工作;提出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工作意見和建議;承擔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其他相關工作。
第一批征集專家庫成員30人、志愿者60人,截止時間6月10日。經報名、審查、公示無異議后,確定第一批專家庫成員、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