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十堰市太和醫院(原鄖陽地區人民醫院),建立于1965年,是國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全科醫師培養基地、國家康復護士臨床建設基地、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人社部博士后工作站、湖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是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為武漢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醫院連續六屆蟬聯全國文明單位,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全國衛生計生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政府長江質量獎。
太和醫院擁有一個總院、三個院區(東院區、武當山院區、西苑院區),總編制床位數達4854張,在崗人員5000余人。中醫康復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針灸科為國家級重點專科,神經外科為國家級重點建設專科,內科學、外科學、麻醉學等臨床醫學學科為省重點學科;心血管、呼吸、神經、重癥、骨科、兒科六個專科群為委市共建的湖北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有46個省級重點專科,醫療輻射鄂豫陜渝毗鄰地區3000萬人。在2021年度全國地級城市醫院綜合實力百強榜中排名第9,麻醉學、口腔醫學、內分泌病學與代謝病學位于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學科榜前百名,科研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綜合醫院第80,手術量排名全國三級醫院第39,中國醫院最佳雇主排名第6,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排名全省第5,屬國家級A+醫院。
太和醫院現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898人,博士142人、碩士1268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19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名,湖北省突出貢獻專家11人,入選省級、國家級重點人才項目工程人選4人,湖北省醫學領軍人才2人,省級、市級拔尖專家36人,專業技術二級崗位25人,三級崗位40人。建設2個院士工作站、10余個研究室和8個公共科研平臺,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肝癌精準診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有259項科研成果通過鑒定,213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市科技進步獎。承擔3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其中1項原創探索計劃專項,1項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1項大健康領域支持地方專項和7項科技部規劃專項子課題。
太和醫院是鄂豫陜渝毗鄰地區危重癥患者診療中心,在斷肢再植技術、介入診療技術、創傷修復技術、康復醫學技術、腫瘤防治技術、腔鏡診療技術、細胞治療技術、微創外科技術、矯形重建技術、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神經調控技術、分子診斷技術、機器人輔助手術、醫學影像AI識別、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三代試管)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是國家高級卒中中心醫院、國家級胸痛中心、國家級房顫中心、全國罕見病協作網單位、湖北省小兒先心病治療基地、湖北省產前診斷中心定點機構、湖北省聽力診斷定點醫院、中國婦女盆底功能康復治療基地。
太和醫院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在本地區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推出了多種醫聯體模式,建成太和醫療集團。先后托管鄖陽區人民醫院、神農架林區人民醫院、鄖陽區中醫醫院、竹溪縣人民醫院,主辦十堰市首家母嬰照護會所、十堰市首家醫養結合養老會所,兼并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醫院。2020年4月,十堰市西苑醫院(十堰市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整體并入太和醫院。
太和醫院以“和”文化為核心,建立了太和文化體系。“崇德、精醫、和道、濟世”是太和核心價值觀;“弘敷仁愛、澤被群生”是太和的主體文化;“和而不同、和衷共濟”是太和的文化理念;“問道武當、尋醫太和”是太和的文化品牌;“自豪不自大,昂揚不張揚,務實不浮躁”是太和人作風。
十四五期間,太和醫院醫院將堅持“一主引領、兩輪驅動、三區協同、多點聯動”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智慧、人文、安全、卓越”于一體的現代化醫院。
二、引進計劃
(一)2024年應屆畢業生招錄計劃
一、醫師崗(急需緊缺專業碩士計劃74人,優秀博士及以上層次不受名額和專業限制) |
|||||
崗位編號 |
科室 |
崗位 |
專業方向 |
學歷學位 |
需求數量 |
1 |
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 |
醫師崗 |
冠心病方向、心血管危重癥方向、心律失常方向、結構性心臟病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4 |
2 |
消化內科 |
醫師崗 |
消化內科學 |
碩士 |
1 |
博士 |
1 |
||||
3 |
內分泌風濕科 |
醫師崗 |
內分泌、風濕免疫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1 |
4 |
血液內科 |
醫師崗 |
血液內科學 |
碩士 |
1 |
博士 |
1 |
||||
5 |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醫師崗 |
呼吸內科學 |
碩士 |
2 |
博士 |
1 |
||||
6 |
腫瘤科 |
醫師崗 |
腫瘤學 |
碩士 |
3 |
博士 |
2 |
||||
7 |
神經內科 |
醫師崗 |
癲癇、帕金森、認知障礙、神經功能、腦血管等方向 |
碩士 |
1 |
博士 |
1 |
||||
8 |
綜合醫療科 |
醫師崗 |
內科、老年醫學或全科醫學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1 |
9 |
心理衛生中心 |
醫師崗 |
精神衛生相關專業 |
碩士及以上 |
1 |
10 |
感染性疾病科 |
醫師崗 |
疑難重癥肝病亞專業、細菌真菌感染亞專業 |
碩士及以上 |
2 |
11 |
乳腺甲狀腺血管外科 |
醫師崗 |
外科學乳腺、甲狀腺方向 |
博士 |
1 |
12 |
小兒外科 |
醫師崗 |
小兒外科方向 |
碩士 |
1 |
博士 |
1 |
||||
13 |
骨科Ⅳ病區 |
醫師崗 |
骨外科學 |
博士 |
1 |
14 |
神經腫瘤疾病診療中心 |
醫師崗 |
神經外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15 |
神經創傷及小兒神經外科疾病診療中心 |
醫師崗 |
神經外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16 |
胸心大血管外科 |
醫師崗 |
胸心大血管外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2 |
17 |
泌尿外科、男科 |
醫師崗 |
泌尿外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18 |
婦科 |
醫師崗 |
婦產科學 |
博士 |
1 |
19 |
兒科Ⅰ病區 |
醫師崗 |
兒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20 |
兒科Ⅱ病區 |
醫師崗 |
兒童心血管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2 |
21 |
兒科Ⅲ病區 |
醫師崗 |
兒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22 |
兒科門診、PICU |
醫師崗 |
兒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23 |
口腔醫學中心 |
醫師崗 |
正畸、兒童、頜面、牙體牙髓、修復種植、牙周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6 |
24 |
眼科中心 |
醫師崗 |
眼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2 |
25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醫師崗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
碩士及以上 |
2 |
26 |
中醫康復綜合部病區 |
醫師崗 |
針灸推拿、中醫骨傷、麻醉疼痛、康復醫學 |
碩士及以上 |
2 |
27 |
神經康復中心Ⅰ病區 |
醫師崗 |
吞咽康復方向、言語康復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2 |
28 |
神經康復中心Ⅲ病區 |
醫師崗 |
肌電圖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1 |
29 |
骨科康復中心Ⅲ病區 |
醫師崗 |
骨科術后康復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1 |
30 |
中西醫結合科(風濕、骨質疏松專業) |
醫師崗 |
中西醫結合 |
碩士及以上 |
1 |
31 |
心肺康復中心病區 |
醫師崗 |
心血管、呼吸、重癥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1 |
32 |
中醫部 |
醫師崗 |
中醫相關 |
碩士及以上 |
1 |
33 |
睡眠心身醫學中心病區 |
醫師崗 |
睡眠相關 |
博士 |
1 |
34 |
急診醫學科 |
醫師崗 |
急診醫學 |
碩士及以上 |
2 |
35 |
醫學影像中心 |
醫師崗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碩士 |
2 |
博士 |
1 |
||||
36 |
核醫學科 |
醫師崗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碩士 |
1 |
博士 |
1 |
||||
37 |
病理科 |
醫師崗 |
臨床病理相關 |
碩士及以上 |
2 |
38 |
營養科 |
醫師崗 |
醫學營養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39 |
防保感控處 |
醫師崗 |
公共衛生、臨床醫學 |
碩士及以上 |
1 |
40 |
超聲醫學科 |
醫師崗 |
超聲醫學 |
碩士及以上 |
2 |
41 |
骨科康復科 |
醫師崗 |
中醫骨傷或康復專業 |
碩士及以上 |
2 |
42 |
中加國際健康管理中心 |
醫師崗 |
內科學、外科學、全科醫學等專業規培結業 |
碩士及以上 |
1 |
二、藥師崗(急需緊缺專業碩士計劃7人,優秀博士及以上層次不受名額和專業限制) |
|||||
崗位編號 |
科室 |
崗位 |
專業方向 |
學歷學位 |
需求數量 |
43 |
藥學部 |
藥師崗 |
藥學相關 |
碩士及以上 |
7 |
三、護理崗(急需緊缺專業本科及以上計劃66人,優秀博士及以上層次不受名額和專業限制) |
|||||
崗位編號 |
科室 |
崗位 |
專業方向 |
學歷學位 |
需求數量 |
44 |
護理部 |
護理崗 |
護理學 |
本科及以上 |
66 |
四、技師崗(急需緊缺專業本科及以上計劃19人,優秀博士及以上層次不受名額和專業限制) |
|||||
崗位編號 |
科室 |
崗位 |
專業方向 |
學歷學位 |
需求數量 |
45 |
血液內科 |
技師崗 |
血液內科相關 |
碩士及以上 |
1 |
46 |
腫瘤科 |
技師崗 |
放療技術 |
碩士及以上 |
1 |
放射物理技術 |
碩士及以上 |
1 |
|||
47 |
皮膚科 |
技師崗 |
臨床醫學相關專業規培結業 |
碩士及以上 |
1 |
48 |
醫學影像中心 |
技師崗 |
醫學影像技術 |
碩士及以上 |
1 |
49 |
檢驗部 |
技師崗 |
臨床微生物方向、血液檢驗方向 |
博士 |
1 |
50 |
兒童康復中心 |
技師崗 |
康復醫學治療學、兒科中醫 |
碩士及以上 |
2 |
51 |
睡眠心身醫學中心 |
技師崗 |
臨床醫學、中醫專業或醫技專業 |
碩士及以上 |
2 |
52 |
心理衛生中心 |
技師崗 |
臨床醫學專業取得規培證及醫師資格證 |
碩士及以上 |
1 |
53 |
康復治療部 |
技師崗 |
康復醫學相關 |
碩士及以上 |
2 |
康復醫學相關 |
本科及以上 |
6 |
|||
五、科研崗(急需緊缺專業碩士計劃2人,優秀博士及以上層次不受名額和專業限制) |
|||||
崗位編號 |
科室 |
崗位 |
專業方向 |
學歷學位 |
需求數量 |
54 |
生命科學研究所 |
科研崗 |
干細胞代謝、分化、靶向 |
博士 |
1 |
55 |
精準醫學中心 |
科研崗 |
人工智能理論 |
碩士及以上 |
1 |
(二)2023-2025年百名博士暨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1.博士或博士后人才在國內外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歷學位或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的青年人才,從事臨床、教學、科研、醫院管理、醫院運營工作,有較好的研究經歷和實踐能力,研究方向明確,全職引進者原則上年齡一般在40周歲以下,名額不限、專業不限。
2.高級專家長江學者(教育部)、百人計劃專家(中科院)、萬人計劃專家(人社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各類省級學者(如楚天學者)、各類省部級醫院醫療、教學、科研、運營、管理專家等高層次人才以柔性引進為主,年齡不限,名額不限、專業不限。
三、待遇
1.全日制博士畢業全職引進者,醫院依其成績及貢獻提供安家費60萬~100萬元、科研啟動基金50萬元。
2.按照國家事業單位標準和醫院相關規定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
3.全日制博士畢業全職引進者,醫院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子女入學,協助申請120平米以上人才公寓。
4.長江學者、楚天學者等知名學者、省部級醫院知名專家等高級專家引進待遇一人一擬,按照協議約定執行。
四、考核引進流程
醫院將組織本科、碩士人才進行科室試崗、體能測試、醫院面試等考核,根據綜合考核成績擇優錄用。博士、博士后及高級專家根據相關資料面談引進。
五、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719-88016188801566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人民南路32號太和醫院人事勞資處
郵編:442000
郵箱:sytaihe_rsk@163.com
網址:http://www.taihehospital.com
請將個人簡歷、身份證、學信網相關認證報告、相關資料電子版發送至上述郵箱,郵件主題請注明:人才層次(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高級專家)+專業方向+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