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輔警執法過程中出事的報道,不少人開始發問題,輔警是否具有執法權?這個隊伍是否具備完善的規章制度呢?輔警作為“臨時工”能轉成正式編制嗎?
輔警待遇差引發國家重視
相信大家平時都見過輔警這類從業人員,他們的著裝跟正式的警察相差不大,但是他們和正式警察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那就是他們只是合同輔助人員,不屬于警察這個公務員隊伍。隨著輔警人員在業內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而他們的工作待遇也成了備受關注的焦點,隨著國內重視程度的提升,未來該行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局面。
顧名思義,輔警就是公安機關的輔助工作人員,是根據社會治安和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面向社會招聘的一類職業,他們只能在警察的主導下,協助完成任務,并不具備親自治法的權利。
因此不少人在提及輔警的時候,都表示這個工作又累待遇又不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警察的名分,只是一個臨時工。
沒有相應的待遇扶持,輔警行業也曾出現過一些問題,起初設置這個工作的意義在于彌補公安干警人手不足的缺陷,如果不能保證輔警工作人員們的待遇,調動不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就難以起到輔助工作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國公安機關共有315 名民警、165 名輔警因公犧牲,4941 名民警、3886 名輔警因公負傷,由此可見輔警在國內公安機關人員執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如果能給予其更優質的待遇,無疑會提高整個安保隊伍的執法水平,國家也因此決定出手調控。
輔警迎來新規定
近日國內公安系統開始了調整,要求各地公安機構正式推行,正式認定輔警人員加入國內的安保隊伍中,其享受的福利待遇也會隨之提升。
首先就是對整個隊伍的制度進行嚴格規定,早在2016年的時候,國內就已經印發了有關輔警人員的管理辦法,要求從從業資格、晉升制度和薪資待遇等三方面進行調整管控。
以山東省為例,曾多次出臺輔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以及較為明晰合理的薪資發放制度,同樣在2019年,天津也印發了當地警務人員的管理辦法。
通過健全整個行業的管理制度,來實現輔警工作的正規化和有序化,讓輔警這個工作獲得更優質的待遇,從而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其次國內還專門對輔警行業進行工作細分,分為文職崗位和勤務崗位,所謂文職崗位就是協助公安機關的干警從事行政管理和技術支持等工作,依照公務員的招聘辦法來招收,同時工資待遇也是事業編制的水平。
勤務輔警則需要協助警察開展執勤工作以及各類活動,就是咱們平時在路上或者一些特殊場合見到的輔警人員。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文職輔警還是勤務輔警,都不具備執法的資格,他們的工作本質是需要協助相關公安干警輔助完成各類任務。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各省份都引發了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借助各項晉升制度,來激發輔警的工作干勁,同時也保證了輔警工作人員的合規性。
多數地方將輔警的職級分為了7大級別,最高級別是一級輔警長,以后他們也能夠成為國內正規的事業編制人員,不僅僅是合同工了。
輔警工作者比較關心的還有工資待遇,以天津市為例,當地輔警人員的工資會分級別提供保障,并且均具備繳納五險一金的資格。不少地區已經在原有的輔警薪資基礎上進行上調,漲幅約為20%。
此后該政策一旦得到推廣,輔警隊伍也會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
如果在輔助執法的過程中出現受傷等問題,會得到正規的工傷處理待遇,如果因公殉職,還會被追評為烈士。
輔警有機會被“特招入警”
隨著輔警待遇的不斷提高,有人也會問,輔警有機會成為正式警察嗎?
2020年,全國公安會議正式宣布,資質條件都符合規定要求的,可以特招入警。以北京為例,如果輔警本人在任職過程中榮獲二等功勛,同時符合文職類的錄用標準,那么就可以轉為文職正式編制。
而能夠獲得一等功勛的輔警人員,同時符合公務員的錄用條件,那么就可以轉為正式編制警察。
遼寧當地已經針對輔警人員開放了上千個事業編制,只要在當地工作滿三年的輔警人員,就可以報考事業編制進行轉正。
曾經國內的輔警行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辦法和合理的規章制度,致使一直處于混亂的狀態,如今有了各項新規定,不僅凈化了輔警隊伍,還給了他們晉升轉正的機會,未來將會更好的輔助公安干警的各項工作。